歲數(shù)大的人,膝關節(jié)大都不好。去醫(yī)院看了,很多會被醫(yī)生診斷有「髕骨軟化」,尤其是女性。
相信大家,一聽到「髕骨軟化」這四個字,大部分人都會這樣想:
髕骨軟化,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叫“髕骨”的骨頭,由于某種原因,變軟了。
是的,不僅老百姓會“望文生義”,就連很多非骨科專業(yè)的醫(yī)生都會“顧名思義”的這么認為。
順著“「髕骨軟化」=「髕骨」+「軟化」”的這個邏輯往下想,就很容易自以為是的覺得:
你看,骨頭都變軟了,那一定是因為疏松了、缺鈣了,所以下一步治療就是要讓骨頭變硬,也就是要補鈣了。
然而,以上這些,都是錯的。大多數(shù)人都被這個病的名字,給忽悠了......
1、“髕骨軟化”,其實應該是“髕骨「軟骨」軟化”
所有的誤會和歧義,都源于對“chondromalacia patellae”這個疾病的英文名字的不恰當翻譯/縮寫。
這里,chondromalacia是“軟骨軟化癥”的意思,而patellae是“髕骨”。所以這個屬于現(xiàn)代醫(yī)學疾病的準確翻譯,應該叫“髕骨軟骨軟化”。
是的,所謂髕骨軟化,其實是“軟骨”出了問題,并不是骨頭出了問題。
而且更重要的是:
所謂“軟化”,并不是字面上看到的“變軟了”,其實是軟骨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和退化,跟軟硬沒有半毛錢關系。
因此,總結下:
所謂「髕骨軟化」,準確說應該是「髕骨軟骨軟化」。是指髕骨下面的軟骨發(fā)生了磨損和退化,僅此而已。跟骨頭,跟變軟,都沒有半毛錢關系。不能望文生義。
2、髕骨軟骨,為什么會磨損和退化?
髕骨軟骨根據(jù)不同嚴重程度的分級
盡管目前尚有爭議,且軟骨磨損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外傷暴力直接作用
比如摔倒跪地、膝蓋正前方被撞擊。外部創(chuàng)傷可以直接作用髕骨,造成髕骨軟骨面受損,使其軟骨表面的完整受到破壞。受損的軟骨面由因為不再光滑,無法有效的傳遞分散外力,從而使得髕骨更容易被磨損,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先天或后天各種原因,引起的髕骨不穩(wěn)
先天發(fā)育或后天外傷引起的高位/低位髕骨、髕骨內側支持帶松弛、髕骨外側支持帶攣縮等異常,都會導致髕股關節(jié)不穩(wěn),使髕股關節(jié)面軟骨壓力異常導致軟骨損害。
(3)軟骨本身營養(yǎng)就差
軟骨沒有血管、神經(jīng)、淋巴管,營養(yǎng)只能靠關節(jié)液里1-2ml的滑液來營養(yǎng)。所以軟骨一旦有損傷,因為沒有疼痛感不容易及時止損,又因為沒有血管無法提供原材料修復損傷組織。
3、「髕骨軟骨軟化」,一般有哪些癥狀?
膝關節(jié)前方疼痛明顯,以上下樓、爬坡、下蹲、下跪及久坐后疼痛明顯,劇烈運動后加重。嚴重者可能伴有關節(jié)腫脹。走路時,可能有膝關節(jié)“打軟腿”癥狀。少數(shù)有膝關節(jié)“假絞鎖”、髕骨摩擦音及跛行。
4、有了「髕骨軟骨軟化」,該怎么辦?
(1)就診檢查,明確髕骨軟骨磨損的原因:
如果是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膝關節(jié)解剖結構的異常,很可能需要手術矯正畸形。因為如果解剖異常存在,髕骨-股骨關節(jié)面耦合不佳,磨損會越來越嚴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
專業(yè)的骨科醫(yī)生除了體格檢查外,一般還要配合多角度的X光片和CT,明確髕骨有無位置異常,關節(jié)有無耦合異常。此外,還會有磁共振檢查明確髕骨下軟骨損傷的程度,必要時會做關節(jié)鏡檢查并治療。
(2)保守治療:
一般優(yōu)先采取保守治療,這是一系列的綜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
1)日常保養(yǎng):
避免一切會引起或加重疼痛的行為動作。即做什么動作會引起疼痛或加重疼痛,那么這個動作就避免做了。避免下跪、下蹲、劇烈運動、多度彎曲膝關節(jié)、上下樓、爬山等。
減輕體重,并通過無痛前提下的運動鍛煉(比如無痛基礎上的靠墻靜蹲),來鍛煉大腿肌肉力量。必要時,可以在專業(y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康復鍛煉。
2)口服藥物:
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非甾體類抗炎藥,比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洛索洛芬鈉等;另一類是軟骨營養(yǎng)類藥物,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未來會更新這兩類藥物的說明)
3)關節(jié)內注射藥物:
也主要有兩類藥物:一類是甾體類抗炎藥,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激素」,用于急性期抗炎;另一類是營養(yǎng)潤滑類藥物,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玻璃酸鈉」。(未來會更新這一藥物的說明)
4)物理治療:
醫(yī)院的康復理療科,有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設備,比如蠟療、手法按摩松解、中頻電療、超短波等,可以通過物理因子的作用促進膝關節(jié)內炎癥的消散。此外,有專門的髕骨矯正支具可以協(xié)助固定外移的髕骨,對病情的改善有所幫助。具體的治療方案和實施措施,應遵從專業(yè)康復治療醫(yī)生的安排,不建議在家自己購買儀器理療。
(3)手術治療
對于保守治療6個月沒有效果且癥狀明顯影響生活工作的患者,或者存在先天或后天結構異常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也分為兩大類,即關節(jié)鏡手術和關節(jié)外手術。這里涉及知識較為專業(yè),交給專業(yè)骨科醫(yī)生即可。
5、綜上
(1)其實髕骨軟化,應該是髕骨軟骨軟化。并不是指髕骨這個骨頭變軟了,而是指髕骨下面的軟骨被磨損壞了。因此,治療上,也并不是補鈣讓骨頭變硬,而是盡可能的減少軟骨的進一步磨損,并盡可能的促進軟骨的修復。
(2)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疾病名字,不能“顧名思義”。因為這個名基本上都是翻譯英文得來的,以前很多英文翻譯過來,有時會或多或少的向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些稱呼上靠,所以并不是特別精準,但已經(jīng)用了很多年了醫(yī)生們都說習慣了,也就不改了。
比如我們常說的“換藥”,其實準確的說法是“更換敷料”,英文是Change dressing。所以你就明白了,醫(yī)生換藥其實并沒有往傷口上涂特殊的藥,而只是簡單的消消毒再重新包扎上。類似的,因為翻譯不準確引起誤解的,還有很多,如:過敏性紫癜、骨髓炎、椎管狹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