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是指各種形式的椎管、神經管以及椎間孔的狹窄,及軟組織引起的椎管容積改變及硬膜囊本身的狹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經系統(tǒng)癥狀出現。稱為腰椎管狹窄癥。
腰椎管狹窄癥是指因原發(fā)或繼發(fā)因素造成椎管結構異常,椎管腔內變窄出現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
腰突椎管狹窄一定要手術才能治好嗎?
腰椎管狹窄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要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具體情況決定。對于已經明確診斷為腰椎管狹窄,經過正規(guī)非手術治療6個月無明顯改善,神經根、馬尾神經功能障礙的患者,建議考慮手術治療[1]。
在臨床實際中,需要結合影像學結果以及患者自身感受來選擇治療方案。利用影像學檢查(如CT、磁共振檢查)可以觀察腰椎管的狹窄程度,是否壓迫硬膜或神經根,以及壓迫的程度。國外有研究報道大多數腰椎管狹窄癥患者會出現臨床癥狀的逐漸緩解或自限,部分患者病情長期穩(wěn)定而不需要手術的干預,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遲手術時間不會對手術療效造成影響,因此對于輕度椎管狹窄,疼痛尚在忍受范圍之內,未對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者,應首先采用保守治療[2-3]。
西醫(yī)對于腰椎管狹窄的非手術療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硬膜外注射等。而對于腰椎管狹窄中醫(yī)外治法強調“筋骨并重”,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推拿、針刀、牽引等,具有風險低、創(chuàng)傷小、費用少的優(yōu)點。針灸作為LSS臨床常用治療措施,能夠疏通經絡、理氣活血、消炎鎮(zhèn)痛,成為了醫(yī)患雙方的首選療法[4]。推拿能夠改善作用局部血液循環(huán),糾正脊柱小關節(jié)紊亂,刺激末梢神經,改善神經根和馬尾神經的缺血狀態(tài)[5]。針刀具有針刺通經活絡、調暢氣血的作用,又能像手術刀能夠直接切割松解,減輕炎癥區(qū)域內壓,有利于炎癥消退吸收[6]。目前治療腰椎管狹窄的方法十分多樣化,在臨床運用時需要結合患者的自身狀況和需求做出選擇,建議患者在出現不適時及時就診。
參考文獻:[1] 唐禮明,蘆健民,朱中蛟,趙德偉.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不同手術方式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9,24(01):29-31.
[2] Sengupta DK, Herkowitz HN.Lumbar spinal stenosis.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indications for surgery[J].Orthop Clin North Am, 2003, 34:281-295.
[3] Amundsen T, Weber H, Nordal HJ, et al.Lumbar spinal stenosis:con-servative or surgical managemant-Aprospective10-year study[J].Spine, 2000, 25:1424-1435.
[4] 康健,王世軒.中醫(yī)外治法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22,36(01):97-99.
[5] 蘇賜明.推拿(按摩)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文獻綜述[J].按摩與導引,2008(01):43-45.
[6] 季偉.非手術療法治療腰椎管狹窄研究進展[J].頸腰痛雜志,2013,34(01):72-75.